古诗《登高》
风急天高猿啸哀,
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无边落木萧萧下,
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万里悲秋常作客,
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艰难苦恨繁霜鬓,
潦倒新亭浊酒杯。
作者简介
杜甫(712一770),字子美,自称少陵野老,祖居襄阳(今湖北),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,世称杜工部。安史之乱逃难到凤祥,弃官入蜀,在成都建草堂居住。
写作背景
杜甫的《登高》一诗,作于唐代宗二年(767)年秋天。当时杜甫56岁,生活极度贫困。由于军阀割据,连年战乱,杜甫被迫离开成都草堂,乘舟南下夔州。一天,他登上夔州白帝城高台,极目远眺,心中百感交集。萧瑟的秋江景色,自己的贫困潦倒,年老病痛,孤愁悲哀,使他决定写下这首诗,抒发自己悲凄的情怀。
诗意解析
杜甫站在白帝城的高台上,看到自己满头白发,疾病缠身,听到远方猿猴的哀啼,回想自己晚年无依无靠,无比悲苦凄凉。他写下“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”看到无边无际的树木纷纷飘落的残叶,那望不到尽头、波涛滚滚的长江之水奔腾咆哮,更增添了几分凄凉。从“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”这两句诗中,我们可以看出杜甫年青时一直漂流异乡,一生壮志未酬。如今已到老年,满身疾病,一事无成,无比感伤。值得注意的是,杜甫在这首诗中,一连用了“艰”、“难”、“苦”、“恨”四字组合,突出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郁闷,程度之深。这首诗前半首写景,后半首抒情,景情交融,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悲怆之情。
此诗不仅展现了杜甫对秋江景色的描绘,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孤独,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个伟大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麦沺科技,本文标题:《古诗赏析:登高(杜甫)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