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豆浆的争议》不仅是一篇幼儿园教师的教育随笔,更是一次关于了解孩子需求、倾听孩子心声并据此采取措施的实践之旅。作为教师,我深知,了解孩子,才能真正解决问题,促进他们的发展。紫涵,一个内向而细致的孩子,让我发现了这个问题,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独特的需求。
早操后的豆浆时间,佳瑜的告状让我意识到紫涵的问题。她是个内向的孩子,平时话不多,但她的告状却让我看到了她内心的小小世界。原来,她早晨在家已经喝过了豆浆,现在又喝,她确实喝不下了。
我恍然大悟,原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需求,作为老师,我们不仅要提供食物,更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和需求。于是,我决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,倾听他们的意见,为他们创造自主决策的机会。
孩子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,有的提议在家里喝过豆浆后就不在幼儿园喝了,有的提议和家里人说好,还有的孩子建议我们放点糖让豆浆更好喝。然而,也有孩子提出反对意见,认为应该根据孩子的喜好来决定喝多少。
在激烈的讨论后,我和孩子们约定,尽量在幼儿园里喝完豆浆。同时,我也明白了,作为教师,我们需要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,倾听他们的心声,并根据他们的需求采取措施,为他们创造自主决策的机会,才能真正解决问题,促进孩子的发展。
我感谢紫涵,是她让我发现了问题,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每个孩子的不同需求。其实,孩子也需要公平的对待,我们大人说的做的也不一定是对的。我们要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好仔细的听、分析、反思,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。耐心对待每个孩子,用心体会他们的心声,这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和义务。
豆浆,这个简单而普通的饮品,却让我们教师看到了孩子们的真实需求,也让我们更加明白,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知识,更是理解、尊重和满足孩子的需求。
小百科:豆浆,源于西汉时期,是一种富含营养的饮品,不仅易于消化吸收,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蛋白质,是我们身体成长所必需的。在华人地区,豆浆广泛流行,成为了中国传统的代表性食品之一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麦沺科技,本文标题:《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《豆浆的争议》 》